国际

当前位置: 国际>

特朗普又“退群”,这次有什么不一样?

作者:admin 时间:2018-10-23 09:19:22 点击:383

头图

 

  地球人已经无法阻挡特朗普政府“退群”的步伐!

  10月20日,特朗普在内华达州出席活动时宣布,美国将退出《中导条约》。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媒体纷纷用“里程碑”一词形容《中导条约》的重大意义。

  讲真,特朗普退群,我们见得多了。但退出“里程碑”,这仿佛还是第一次。所以《中导条约》具有怎样的里程碑意义?选在此时退群,特朗普政府有何用意?又将引发何种后果?

 

2018-04-1921

《中导条约》具有怎样的“里程碑意义”?

  《中导条约》,全称是《美苏消除两国中程导弹和中短程导弹条约》。1987年12月8日,由美国总统里根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正式签署。

  熟悉冷战史的人都清楚,美苏两国之所以能在1987年达成《中导条约》,一方面是《中导条约》签署之时,苏联与美国及西方关系走向缓和,双方在军控方面的合作正处在“蜜月期”。另一方面,则是中短程弹道导弹的现实威胁和风险不容小觑。

  彼时,美苏两国不仅用中短程导弹作为威慑手段,也准备将其作为战术核武器使用。在这种情况下,中短程导弹的现实风险反而增大。

中短程弹道导弹的现实威胁和风险不容小觑

中短程弹道导弹的现实威胁和风险不容小觑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所助理研究员赵玉明认为,理论上,中短程弹道导弹射程不及洲际导弹远。但从发射到抵达目标,中短程导弹所需时间相对较短,留给对手的反应时间少。与此同时,中短程导弹火力足、精度高,可对对手的核反击能力造成严重打击和限制。

  依照《中导条约》规定,在其生效后三年内,美苏两国将销毁从500至5500公里的陆基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两国均不得生产、测试和部署射程在 500~5500 公里的陆基弹道导弹和陆基巡航导弹。

  因此,《中导条约》被后人誉为“冷战时期最成功的军控协议”。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条约权力和义务。

 

2018-04-1921

 

美国为何选在此时退出《中导条约》?

 

  《中导条约》诞生于机械化战争和核战争时代。随着近二十年来精确制导技术的发展,常规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武器的战场潜力大大增加。

 

美国政府认为现在是大国竞争博弈的时代,而中程导弹是大国博弈的重要武器。

美国政府认为现在是大国竞争博弈的时代,而中程导弹是大国博弈的重要武器。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梁亚滨认为,美国决定退出《中导条约》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该条约只限制美俄,其他大国没有加入;二是美国政府认为现在是大国竞争博弈的时代,而中程导弹是大国博弈的重要武器。他说,特朗普政府上台之后有意将战略核武器向战术核武器转变,将核武器小型化、智能化,退出《中导条约》便是核武器战术化的具体表现。

  而美国此前一直没有退出《中导条约》,除因以德国为首的欧洲盟国反对外,更在于此前的美国政府担心,一旦退出条约,有可能在世界范围内引发新一轮核军备竞赛。

 

2018-04-1921

美国退出《中导条约》会带来哪些影响?

 

  《中导条约》是美苏之间为实现战略平衡而形成的,如今美方欲单方面退出条约,无疑将进一步加深美俄对立。

一旦美国选择退出《中导条约》,俄罗斯也将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

一旦美国选择退出《中导条约》,俄罗斯也将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

  在去年的“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年会上,针对此前美国政府指责俄罗斯违反《中导条约》的言论,俄罗斯总统普京就曾强硬回应称,俄罗斯一直在认真执行《中导条约》,并将继续执行下去;不过,一旦美国选择退出《中导条约》,俄罗斯也将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

  梁亚滨认为,美国退出《中导条约》后,很可能会将中程导弹部署在欧洲和亚太地区,美国的前沿部署能力将得到大大增强。这意味着大国之间的军备竞赛以及地缘政治博弈都会加剧,全球安全结构的稳定也会遭到破坏。同时,未来部署中程导弹的美国盟友也将面临更大安全风险,因为他们有可能成为第一波被打击的对象。

  美国很多官员和智库担心,一旦美国单方面退出条约,将会引起北约内部的“大规模的政治争端”,欧洲人担心美俄是否会掀起新一轮的军备竞赛,把欧洲大陆变成一个新的核武火药桶。

 

  版权声明:本文为新华网思客独家稿件,转载须注明来源为新华网思客。授权合作请联系sike@news.cn。

2018-03-158

信息来源:新华网思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