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老子“不言之教”的当代价值
自老子《道德经》问世以来,人们对其进行了哲学、宗教、文学、教育等各个方面的阐释。行“不言之教”,是老子《道德经》作为教育经典的表达,是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史上重要的思想内容,其德育内涵、德育方法,对今天的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不言之教”的思想内涵
“道”和“德”是《道德经》中最重要的概念,历代名家对其内涵有多种解释。
在这众多解释中,道有道路的意思,可以引申为规律、法则。老子把道看成一切事物的总法则、总根源。德有得到的意思,人从道那里得到的是人的德性。在老子看来,圣人应该效法道,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以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事务,实行无言的教导,是老子教育活动的理想境界。
第一,道具有本原性。《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生化是由道的存在而始有的。就是说,道既是宇宙的未分化状态,又是宇宙存在的总根源。同时老子又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意思是说,不可见(无形)而无所不在的道,无以名状,是万物存在的根据。
第二,道具有规律性。自然万物的运动变化是由道来支配的。道的运动规律是向相反的方向转化,道的应用是柔弱虚无,世间事物的千变万化都遵循此理。老子有一句概括的话:“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第三,道具有自然性。道以自然为法则。人要效法地,地要效法天,天要效法道,道要效法自然。归根结底,人应该效法道的自然无为,或者说,以顺应自然为法则。故而老子说:“(圣人)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遵道、贵德是老子思想中极其重要的内容。对德的正确理解,是我们全面理解和挖掘老子的德育思想的前提。
第一,德有得的意思。“德者,物之所得也”,意思是说,德是万物得之于道的自然之性。所以老子说:“孔德之容,唯道是从。”最高明的德,只是遵循了道的要求。
第二,德有品德的意思。“修之于身,其德乃真。”如果能很好地按照道的要求修养自己,品德就是纯真的。而纯真的品德,正是其自然之性即德性的表现。
关注人始终是教育的中心,针对人性问题,老子没有明确表述,但是仔细研究不难发现,老子的思想中隐含着“人性自然论”的特征,这也是老子“不言之教”思想的理论前提。老子把“道”看成万事万物的总法则、总根源、总规律,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同万事万物一样也要遵循“道”的自然本质,故而,人性也是自然的。
“不言之教”的德育智慧
《道德经》体现着隐性教育的智慧光芒,具有明显的隐性教育特质。探究其中的思想内涵和重要启示,汲取、继承和发展“不言之教”思想精华,将对当代的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以道为本”的教育内容。
道是中国思想中的重要概念,是老子教育体系中的最高范畴。道法自然,“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核心要求就是顺应自然,而不是去束缚它。不敢为即无为,无为不是一无所为、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为,遵循自然规律而为。这一哲学理念在教育中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延伸,就是“行不言之教”。可以说,只有自然的教育才是最理想的教育。
“自然纯朴”的教化对象。
老子认为,教化对象要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首先是“自然纯朴”。人性是自然的和纯朴的。作为教育对象的人,本真状态就该如此。有学者说,“随着生活的经世而化,人的本性便随之而变,而人的本性应然状态原本应该如婴儿般纯洁无饰”。其次,教育对象范围的“无弃人”。在当代,教育对象受多元文化影响,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这为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不言之教”即为身教,不需要语言上的掂量。老子和道家的基本教育思想是人尽其才,教无弃人。“无弃人”“无弃物”的思想,是教育的理想境界,是“大仁”。有学者认为,“作为人法自然在教育层面上的体现,‘不言之教’完全秉持‘辅万物之自然’的要求”。
“无为自化”的教化目的。
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用“无为自化,清静自正”概括了老子思想的特点。“无为自化”体现了一种教育目的,这种目的具有自主性和隐蔽性。处“无为之事”即是顺从自然,行“不言之教”即是以身作则,能将二者兼而有之便是无为而治,自然趋于纯朴。老子核心的教育思想,其实就是自然而然地达到了依靠隐性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理想境界。隐性教育是指教育者按照预定的教育内容和方案,使教育对象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无为自化”教育理念的特点就是,突出教育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同时更成为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贵言善言”的教化要求。
“不言之教”的教育理念以自然原则为前提,不是“不言”,而是合乎自然的“言”。老子从两个方面阐释教化之道:一是从“言”的态度的角度,即为“贵言”;二是从“言”的方式和方法角度,即为“善言”。老子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指出善于取胜的关键是善于应答。因此,教育的关键在于把握“言”的时机与方式,做到适时而言、适势而言,如此,便会实现教化的目的。
“不言之教”的独特方法
“不言之教”思想蕴藏着独特的教育方法。
一是“以身观身”。“不言之教”思想的实践宗旨是,发挥内化作用,实现受教育者自身人格养成。“不言之教”有三种:教育者自己意义的“不言之教”,通过人格魅力、道德境界和行为示范来感染影响教育对象;教育者不是一语不发,而是要“言”得近乎自然,发挥理论传播的无形感化作用;充分体现“不言之教”教育方式的间接特点,发挥环境和氛围的情境熏陶作用,这是区别于显性教育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方式。
二是“致虚守静”。“致虚守静”主要是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出发而提出的思想观点,目的是使受教育者获得正确的认知结果。为此,受教育者应该内心空灵、冷静、专一地观察和思考事物。而“不言之教”就是要在尊重受教育者自然本性的基础上,完善自我人格,做到自知和知人。
三是“起于累土”。老子“起于累土”的方法,表达的就是循序渐进、慎终如始的教育理念。良好道德素质的提高并非一朝之功,而是有一个循序渐进、长期积累的过程。经过长期不断的体悟与践行,才会有最终的大飞跃。(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作者:丁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