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

当前位置: 民族>

“学前学普”正悄然改变凉山“教育困境”

作者: 时间:2022-10-12 16:51:45 点击:1593

“让彝族儿童上小学前学会普通话,要把握好如何按学前教育规律办学、如何按学龄前儿童认知规律学习、如何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去推动这三个关键点。”10月9日,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学前教育保教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李天顺,在中国乡村发展志愿服务促进会主办的“学前学普”项目学术研讨会上这样说。

为帮助3至6岁不会普通话的彝族儿童在上小学前学会普通话、养成好习惯,2018年5月,原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四川省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启动实施了“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以下简称“学前学普”行动)。

4年来,“学前学普”行动共帮助53.1万名彝族儿童接受了系统化的普通话学习,学普儿童普通话水平显著提升,学普小学生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学前学普”正悄然改变凉山“教育困境”。

突破语言障碍,为学前儿童入小学打好基础

在大凉山,千百年来,彝族群众习惯用彝语交流。由于交通闭塞、经济落后,与外界沟通甚少,很多彝族群众一辈子没有走出过大山,也听不懂汉语。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彝族儿童不会汉语的问题日益凸显,造成学习跟不上、学习效率低等“教育困境”。

昭觉县(原)洒拉地坡乡中心校,拥有近69年的建校历史,在该县47所乡镇中心校中教育成绩名列前茅。就是这样一所优秀的学校,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面临语言问题的巨大挑战。

“过去一、二年级的学生,数学都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因为形象,表述简单,但语文考试往往只有20分、30分,这种现象持续了很多年。”该校副校长吉木土拉说,从前,大多数小学阶段的学生连考试题目都读不懂,只能看答题形式“猜”——看到括号是填空,看到左右各两组词就是连线,想要学得透、成绩好,根本不可能。

中国乡村发展志愿服务促进会教育公益部负责人王瑾介绍,“学前学普”行动的目标是帮助3至6岁不会普通话的彝族儿童在上小学前学会普通话、养成好习惯。其中,学会普通话的要求是听懂、会说、敢说、会用,养成好习惯的要求是讲卫生、懂礼貌、爱学习。该项目实施以来,彝族儿童普通话水平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2021年第三方评估结果显示,在园幼儿普通话合格率为97.19%,一、二年级学生普通话合格率为97.46%,优秀率达43.54%。小学生学习成绩明显提高,与开展学普前的2018年一年级学生相比,一年级语文平均分由38.60分提高到59.24分、数学平均分由47.43分提高到69.09分。

“语言问题不解决,教育质量是没办法提高的。”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虞永平说,“学前学普”对个人、家庭、社会都有重要价值,这是一项专业性的工作,要避免小学化、机械化、无趣化,注重生活化、游戏化、戏剧化,建构真正适合孩子特点的、融合学普的课程,让孩子充满兴趣地活动和发展。

多部门协同,培训和督导发挥重要作用

“学前学普”行动启动后,原国务院扶贫办政策法规司、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四川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成立“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工作协调小组。凉山州建立健全县市、州、省、国家逐级沟通汇报工作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或合署办公会议,研究推进中存在的问题。

与此同时,凉山州、乐山市及20个试点县成立学前学普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共设立3996个幼教园点,聘用16617名幼儿教师和辅导员,组织学前儿童入园学习。

四川师范大学教授鄢超云说,凉山有相当一部分学前儿童普通话基本是“零起点”,而“一村一幼”让儿童学普有了阵地。在参与“学前学普”行动过程中,他觉得有不少好经验值得总结,尤其是专职督导员现场督导的做法,几百个督导员使山高路远的幼教园点交织成网,避免成为“孤岛”。

据了解,中国乡村发展志愿服务促进会委托两家专业机构作为技术保障单位,负责研发教学方法和教辅材料,开展幼儿教师和辅导员培训,巡点开展现场督导工作。4年来,两家技术保障单位累计开展线上线下培训活动630场,培训辅导员159万人次,组织400多名督导员现场督促指导11万人次,研制发放各类教辅材料332万余套。

凉山州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马孝林介绍,两家专业机构组建长期驻扎西昌的项目团队,选派学前教育专家团队指导项目实施,并在本地招聘驻点、督导、巡查团队。同时,凉山州强化师资培训,分类分级开展以州级骨干、县级全员和集中面训、幼儿园实训相结合的培训,定期开展幼儿教师、辅导员技能竞赛活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周兢认为,抓住幼儿教师培训,也就抓住了“学前学普”的关键。她建议发挥远程教育培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作用,同时开展区域对接帮扶工作,给农村园建图书馆,借助优质图画书阅读,提升儿童普通话水平。

小手牵大手,普通话改变彝族人民生活

每当夜幕降临,凉山州甘洛县新市坝镇新民村潘阿子莫家,都会响起她学习普通话的声音,教她说普通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她在村级幼教点上学的两个孩子阿西阿依和阿西萝金。睡前时光,成为一家人一天中最幸福甜蜜的时光。

潘阿子莫以前只会使用彝语交流,听不懂普通话。她家有3个孩子,两个孩子都是学龄前儿童。一天,孩子对她说:“妈妈,你也说普通话吧,老师说,‘学前学会普通话,长大出门走天下’。”潘阿子莫说:“我说不来。”“没事儿,我教你。”就这样,潘阿子莫开始跟孩子学普通话。

“妈妈,你好脏啊,该洗头洗澡了。”一天,潘阿子莫上幼儿园的孩子对她说。潘阿子莫听懂了,愣了许久,从小没有人教她刷牙洗脸,也没有人督促过她洗头洗澡。但她把孩子的建议听进去了,洗完后觉得舒服多了。

一位农村彝族妇女,受家中学前儿童的影响,从“零”开始学习普通话,养成好习惯,树立新风尚,这是“学前学普”行动“小手拉大手”的一个故事缩影。

“学前学普”行动的实施,带动了彝区移风易俗。通过“小手拉大手”,彝区普遍呈现出儿童教家长说普通话、让家长讲卫生的情况,多数彝族家庭开始使用普通话交流,改变了陈规陋习。

“以前,村里50岁以上的老人,没有一人能听懂汉语。30至45岁的中年人,也只有半数能勉强听懂简单词句。”在有着“悬崖村”之称的凉山州昭觉县阿土列尔村,村支部书记莫色吉日说,“学前学普”让学前儿童对普通话的掌握越来越熟练,越来越能说会用。“我也和孩子学普通话,现在我已经能流利地招呼客人了”。

曾经在西安和山东打过工的勒尔有火知道掌握普通话的重要性,目前,她家的一对龙凤胎在昭觉县火普村的幼教点上学,半年来,孩子的变化让她非常高兴。以前孩子看电视节目时,通常没什么表情,可最近她发现,孩子边看边笑,看得很开心。

“‘学前学普’行动,成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先导工程,成为不让一个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希望工程,成为上学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保障工程,成为各民族团结紧如石榴籽的奠基工程,成为‘小手拉大手’的示范工程……”研讨会上,马孝林掷地有声地说。

中国乡村发展志愿服务促进会会长刘永富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动员社会各界关心支持项目发展,加强研发,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巩固拓展成果,向义务教育阶段延伸,并建议有关省份把“学前学普”纳入东西协作帮扶重要内容。从注重短期“输血式”帮扶,向长远“造血式”帮扶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纪秀君)

作者:纪秀君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