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当前位置: 历史>

苏绣“针”情 锦绣人生

作者: 时间:2022-10-10 09:32:35 点击:1552

——追记第一批苏绣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文霞

  2022年10月5日,第一批苏绣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文霞在苏州逝世,享年91岁。闻听消息,苏州刺绣研究所原副所长张美芳一夜未眠,“顾老师穷尽一生心血,为苏绣技艺的传承创新和发扬光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她的代表作品,成为整个行业的标志之一。”张美芳说。

  顾文霞于1931年出生在苏州古镇木渎,当地“家家有绣绷,户户飞针线”。顾文霞14岁跟随母亲学习刺绣。1954年她考入新成立的苏州刺绣研究所,在老艺人的指导下,从刺绣普通的日用品开始转为创作艺术品。

  顾文霞的作品以刺绣小猫、金鱼、花鸟为主,绣品具有“古、精、新”的艺术特色。她于1955年写成《苏绣针法种类和绣制方法》,由国家译成俄文,转给苏联作为文化交流资料。在沈寿徒弟金静芬言传身教之下,顾文霞对刺绣技艺有了全新的理解和提高。

  “湘绣虎,苏绣猫”。1956年,顾文霞被派到英国表演刺绣,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刺绣艺人第一次出国到西方进行文化交流。顾文霞凭借着一根细巧的绣针,让苏绣猫称誉国内外。

  当年在苏州高新区宣传部工作的樊宁,于2006年7月30日在光明日报《人物》版刊发《顾文霞:锦绣人生》。文中这样描述顾文霞当年出国表演的盛况:“1956年9月,伦敦奥林匹亚皇室大厅中国馆。一位清秀聪慧的中国女青年坐在大厅正中的表演台上,专心致志地表演着刺绣技法。在她身边围起了厚厚的人墙,金发碧眼的外国友人们头挨着头,后面的人踮起脚尖,一个个引颈前倾,屏气静声,目光被上下翻飞的精巧绣针牢牢地牵引着。绣绷上,妩媚的小猫毛茸茸的,在她手中一点点长大、丰满,跃上洁白的苏缎。”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传统工艺百废待兴,当地政府十分关注苏绣艺术的发展。苏绣亟须拿出一批代表作。此时,顾老师起到了关键作用。她专门请教画猫专家曹克家,曹克家设计了画稿‘白猫戏螳螂’,她运用施针、套针等针法,把猫与螳螂相遇那一瞬间的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张美芳回忆,《白猫戏螳螂》于1982年获全国工艺美术品金杯奖,成为苏绣小猫的代表作。

  经过多年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学习,顾文霞对绣猫的整体构思更加成熟。她以针代笔把小猫绣得活灵活现,除了《白猫戏螳螂》,其代表作品有《猫蝶图》《花猫戏蚱蜢》《玳瑁猫》《三猫》《小猫》《大白猫》等。

  《猫蝶图》还诞生了一段佳话。1962年1月,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参观苏州刺绣研究所,题词“国艺之花”,顾文霞以所绣的《猫蝶图》贺寿,猫蝶谐音耄耋,寓意长寿。他喜不自禁,挥毫道:“顾文霞同志以所绣猫蝶图见贻,精妙非凡,受之欣然,题十四韵为酬”,并写下了十四韵诗赞美顾文霞“功到二美兼,灵心并妙手”。

  斯人已逝。但她那些精美绝伦的作品,代表着苏绣艺术的高峰,不仅留存于中国工业美术博物馆、苏州刺绣艺术博物馆等文化场所,还漂洋过海广为传播,激起了外国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惊叹和热情。

  (本报记者 苏雁)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