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学生突发事件中的作用
所谓高校突发事件,主要指在高校一定范围内突然发生的具有强烈冲击力和影响力的重大事件。例如,学生自杀事件、群架斗殴事件、学生宿舍发生火灾事件、食物中毒事件、学生宿舍重大失窃事件等。其实这些事件已不时发生在高校,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危及学生的安全和健康。然而,大学生突发事件也并不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只要我们防范未然,措施到位,化解及时,将能妥善处置好高校的突发事件,营造一个稳定的教学科研环境。
一、主动防范是关键
(一)掌握动态是有效预防突发事件的前提条件
掌握学生的动态是辅导员开展工作的基础,只有构建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才能使辅导员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及学生干部的情况汇报是辅导员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重要途径。
然而学生干部的这种“汇报意识”不是一进校就有的,而是要通过辅导员的宣传、教育、引导及强化而逐渐形成的。因此,辅导员要通过学生干部会议、党支部会议等多种途径从关心、帮助同学的角度出发,向学生讲清楚“汇报”的积极意义,从而引导学生干部、党员、普通同学在同学出现异常情况时能从大局出发,以主人翁的意识及时向辅导员汇报情况,从而使辅导员能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握主动,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有效的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
(二)跟踪服务是有效阻止突发事件的主要渠道
对于一些已经掌握的情况关键是要做好跟踪服务。例如,对已发现的某些具有心理危机的学生而言,他在某一时间段内情况的好转并不代表其问题的完全解决,他的问题在一定刺激因素的作用下可能又会突显出来,正如我提交的案例中所讲到的刘某,他的不良情绪和行为是反复出现的。因而对于需要重点关怀的对象,辅导员要多留意他们的情况,给予密切的关注,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要进行跟踪服务,一旦出现问题将能及时解决。
(三)建立机制是有效防范突发事件的根本保障
对于一些无法提前掌握的情况,关键以完善、执行制度来防范。我们必须对各类事件建立防范机制,将管理要求梳理成操作流程,对风险进行控制,从而规范管理、保障安全。
如对消防、食品、交通等事件可以严格科学的操作规程来管理,定期与不定期开展相关的演练和信息沟通,从机制上做好根本保障。对于不同地区文化冲突群架事件可以在不同地方生源群体中暗设信息员;建立一系列的防范机制,并做到层层分工,结合形势安排学生干部做好“布防”。同时,积极推动健康、友爱、诚信、和谐的文化和开展丰富多彩的团体活动,做到正面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做好意识防范。
二、群策联动是重点
(一)信息上报是处理危机事件的首要环节
辅导员个人的能力及职权是有限的,因此,辅导员本身也要强化自己的汇报意识。在学生当中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提高警惕,提高对事件的敏感度,在第一时间内向学院党委副书记汇报,听从指挥,并配合学校积极行动。
(二)家校互动是化解危机事件的长效机制
在日常的工作中,辅导员要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经常与家长通报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等情况。特别是对于一些重点关注对象,更应该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行动。
家校互动是大学生教育体系当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有助于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增进双方的友谊,一旦发生突发情况,也能使家长保持对学校的基本信任,而不至于走向极端。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辅导员要及时向直接当事人的家长通报情况,要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一同做好危机的善后处置工作。
(三)信息发布是应对危机事件的科学做法
突发事件会以小道消息的形式迅速在校园蔓延,甚至引起恐慌,任其发展将会影响学校的稳定。因此,在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内辅导员要以科学、负责的态度,准确把握问题实质,拿出有力措施,及时反应;要通过召开年级大会、党支部会议、学生干部会议等不同层次会议的方式;同时利用学院主页、QQ群等网络载体准确地向学生传递真实信息,辟开谣言。充分尊重广大学生的知情权,才能获得学生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四)心理援助是危机干预的必要环节
处理完突发事件之后并不代表危机干预任务的全部完成。事实上,突发事件往往会带来人员的非正常死亡或财产的巨大损失,对于其他学生而言,往往也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因此,危机过后,我们要采取个体或团体辅导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抚平他们的心理创伤,使他们获得心灵的支持与慰籍,从而勇敢地渡过难关,尽快恢复学习和生活的有序。
突发事件不会时时发生,但我们却要时刻警惕。辅导员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关注、关心、关爱每一位学生,在应对突发事件方面要防治结合,重在预防。(来源:东北财经大学 辅导员之家)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