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

当前位置: 师德>

用无私大爱谱写教育赞歌

作者:admin 时间:2018-06-16 20:52:00 点击:638

 据媒体报道,6月11日17时30分,河南省信阳市绿之风希望小学二年级语文老师李芳,随队护送学生从校门自西向东安全回家。行至红绿灯路口时,一辆装满西瓜的深红色无牌照摩托三轮车急速驶来。情况万分紧急,李芳老师一边大声呼叫学生避让,一边冲上前去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学生,并奋力地将学生推开。李芳老师被摩托三轮车严重撞击,倒地昏迷不起,后因公殉职。

 生死关头,舍己救人,李芳老师“用身体挡住学生”,学生幸免于难,而她却不幸遇难,这样的选择让人肃然起敬。毫不夸张地说,李老师用无私大爱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也塑造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

 什么是师德?言人人殊,但可确信,师德并不抽象,而是体现于老师的言谈举止中,特别是闪烁在生死抉择时。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好老师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李老师正是这样的好老师,她有奉献精神,她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大爱无言。危急时刻,李老师没有当道德上的“逃兵”,而是义无反顾地奋力一推,将学生置于安全境地。这一推,让我们读懂了师德的定义,感受到人格的高贵,也体会到一名普通女教师的为师本色。由此,我们很容易想到张丽莉。6年前,同样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同为人民教师的张丽莉为了保护学生,舍身把学生推开,自己却被辗轧在车轮之下,致使双腿截肢。像张丽莉、李芳这样的好老师,究竟有多少,殊难统计,但她们身上都有共同的精神元素,平时很平凡,在危难时刻却能迸发出不平凡的力量,用异乎寻常的勇气保护学生,哪怕付出生命代价也在所不惜。

 更可贵的是,张丽莉事后接受采访时坦言:“不要把我当作英雄,我只是尽了自己应尽的责任。希望自己赶快好起来,回到讲台,继续为孩子们上课。”朴实无华的语言,多么纯粹而有高度,让人油然而生敬意。如果李老师不殉职的话,想必也会这么说。究其因,这样的好老师把爱护学生当成天职,奉献精神早已融入血液之中,从不以见义勇为而自矜,更不会标榜自己多么伟大。在平时,她们身上的闪光点不怎么闪亮,但在需要时就会自然而然地跳跃。

 “很遗憾,以这样的方式认识你”,有网友如是感慨。诚如斯言,现实中有太多的老师值得敬仰,他们也许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却无愧于老师这一光荣称号。

 不是只有救人才是英雄,也不是只有殉职才被讴歌。只要尽职尽责,不辱没老师称号,就值得赞美。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地说:“我看了不少优秀教师的事迹,很多老师一生中忘了自己、把全部身心扑在学生身上,有的老师把自己有限的工资用来资助贫困学生、深恐学生失学,有的老师把自己的收入用来购买教学用具,有的老师背着学生上学、牵着学生的手过急流、走险路,有的老师拖着残疾之躯坚守在岗位上,很多事迹感人至深、催人泪下。”这样的老师就是好老师,这样的老师就是楷模。

 他人眼中的李老师一向爱护学生,勤恳工作,“教育教学成绩突出,受到学生家长及同事一致好评”。这样的老师并不罕见,在我们身边可谓不胜枚举,可以列出长长的名单。他们尊重自己的职业,不遗余力地投入到教学之中。他们悉心培养每一名学生,爱学生胜过爱自己的孩子,甚至胜过爱自己。这样的好老师,值得全社会由衷地礼赞。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讴歌老师,不只是在他们付出生命代价时,还应体现在平时。在广大教师群体中、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德,就会有更多的老师兢兢业业,以更加饱满的动力热爱教育事业,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老师被誉为“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尊师重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民族振兴、社会进步都离不开教师这一基石。善待老师,礼遇老师,让“李芳”们获得应有的尊崇,这是我们的责任。

 《中国教育报》2018年06月15日第2版 版名:中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