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教师工作“既有‘匠人’的一面,也有专家的一面”
《教师花传书》是日本教育家佐藤学阐释教师教学技法及学习方法的一本书。在书中,佐藤学通过大量的事实和案例指出了教师洗练教学、形成“妙花”的“心”(思想、哲学)以及“花”的“种”(基于体验的身体技法、智慧)的具体方法,并用大量篇幅论述了教师“匠人气质”和“专家型教师”的含义。
教师到底应当是“匠人”还是教和学领域的专家?在我国教育理论界,这一问题仍有争论。有人主张教师应当发扬“工匠精神”,扎扎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有人主张教师要研教结合,形成自己的教育主张,成为学科教学领域的专家。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提倡者往往只强调其中的一个方面而武断地否定或轻视另一方面。
在《教师花传书》中,佐藤学仿照《风姿花传》所表达的学习精神、哲学和做法,描绘了教师的学习世界:“教师的工作既有“匠人”的一面,也有专家的一面。”从驾驭课堂能力上来说,成熟型教师的举手投足都潇洒流畅,从不拖泥带水,教学对他们来说就是“拿手好戏”,教师“匠人”的一面便鲜明地表现出来。
但是,教师的工作并不仅仅是靠“匠人”的技能就能完成的。教师工作的另一面,即如何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了解儿童发言的意义等,都需要复杂的、高度的认知判断才能完成,这就是教师作为专家一面的具体体现。
佐藤学进一步指出,作为“匠人”,教师的世界是由熟练的技能、经验、直觉或秘诀构成的;而作为专家,教师的世界则是由科学的专业知识、技术、反思与创造性探究构成的。另外,“匠人”是通过模仿与修炼来学习的,而专家则是通过反思与研究来学习的。
如何成为具有“匠人”气质的教师?佐藤学指出,倾听是作为“匠人”的教师最核心的能力。教师在养成“匠人”气质的过程中,要遵循以下三种规范:一是对每位儿童的尊重;二是关注教材的可能性与发展性;三是注重自身的教育哲学。在这三条中,关注其中一条是容易做到的。那些无视学生、只关注教材的教师,或者无视教材、只关注学生的教师,再或者无视学生和教材一味关注自我的教师,无论是作为“匠人”还是专家都是不够格的。
如何成为专家型教师?佐藤学指出,专家型教师要具备三方面的素养:一是一般性素养,二是学问素养,三是教职素养。教师作为专家的能力是以反思、判断等专业智慧来支撑的。技艺通过模仿来完成,而专业智慧则要靠经验及伦理反思来形成。要想成为专家型教师,佐藤学倡导教师要多读书,尤其要精通学习科学及与其相关的诸多学科,但这只是成为专家型教师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最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创造性的反思,获得实践的思考与实践的智慧。
佐藤学关于“匠人”气质和专家型教师的论述,为我们培养、培训教师提供了一些新思路。一是学校要为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创造模仿和修炼的机会,帮助其熟练掌握教育教学技能、积累经验、寻找教育教学的秘诀,使其首先成为具有“匠人”气质的教师。由此观之,有些学校采取的青年教师“入格训练”“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等措施,有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
二是学校要创造宽松的环境,培养和造就一批专家型教师。结合对佐藤学教育思想的学习,我认为专家型教师至少要做到“四有”,即有知识、有思想、有特色、有效果。首先,学校要引导教师多读书,拓宽教师的文化视野,督促教师熟练掌控学习科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使其具备深厚的素养。其次,要通过校本研修等方式,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哲学之“花”,并通过教育反思形成自身独具特色的专业智慧。
需要指出的是,培养教师具有的“匠人”气质和专家特质,二者不是相互割裂、相互排斥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承、相互渗透的关系,但却存在一个先后顺序问题。教师只有先具备了“匠人”气质,才有可能最终成为专家型教师。
(作者王营,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此为蒲公英评论网站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上一篇:用无私大爱谱写教育赞歌